5月6日,一则“关于拟批准瑞丽航空有限公司筹建公示”的消息,引发了人们诸多猜想。据公示内容,云南景成集团是一家注册在云南省瑞丽市从事旅游开发、酒店服务、工程建筑、房地产开发、矿产品加工经营等业务的公司,拟筹建的航空公司公司申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,由景成集团独立出资。
正当人们还沉浸在对瑞丽航空的各种猜测中,5月17日,民航局网站上又挂出了“南山集团、青岛交通发展集团和山东航空申请筹建青岛航空”的公示信息,其中由南山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出资人民币5.5亿元,占注册资本的55%;青岛交通发展集团现金出资人民币2.5亿元,占注册资本的25%;山东航空以飞机作价出资人民币2亿元,占注册资本的20%。如果再联系到之前的内蒙古航空、大连航空,以及筹建中的福州航空等,在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似乎又在上演一场“地方性航空公司兴起”的大戏。这是否意味着航企全面竞争、“百花齐放”时代的来临?
自2004年5月26日奥凯航空获得筹建以来,到2007年,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,兴起了数十家地方航空公司或民营航空公司。但是经过8年的发展,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航空公司早已成为历史。而顽强生存下来的公司,虽然规模上已今非昔比,但轻松盈利也绝非易事。
在讨论市场环境与发展前景之前,最应该讨论的是这些地方性航空公司的背景。除了瑞丽航空之外,其他已经成立的或筹建中的地方性航企,都有成熟航企的背景,有些还由成熟航企占主导地位。因此,从性质上看,这次新兴航空公司的筹建潮,并不能与2004年的新兴航空公司筹建潮相提并论。无论市场前景如何,这些航空公司都会在其母公司的怀抱中成长,它们只是母公司的棋子,或者说是为了与地方政府交换更多资源。
至于市场环境,现在并不是一个好时机。2004年,全行业的平均客座率仅为69.6%,国内航线也仅为70.6%,但现在都超过了80%;2004年,全行业的航线只有1279条,但现在已达2300多条,国内航线也由1035条增加到1847条。但在通航城市方面,国内航线的通航城市只是从140个增加到185个左右,整体市场容量与运行保障能力已达到饱和状态;行业增长速度在近两年也由过去的两位数下滑到个位数。
从竞争者的能力看,2004年的市场主体,除了四大航空集团之外,那时的深圳航空、上海航空等地方航企还处于独立运营状态,在战略与市场竞争方面会对四大航空集团起到明显的牵制作用。但在今天,深圳航空已被国航重组,上海航空也由东方航空吸引合并,市场上独立的运营主体屈指可数,市场集中度远远高于2004年。
今天的航空运输市场,无论是对于新兴的航企,还是对于广大的旅客来说,“百花齐放”时代并未到来。今天的新兴航企,如果仅凭一己之力,恐怕“难有作为”。
笔者认为,无论是“拾遗补阙”,还是“战略联盟”,或是“同台竞技”,战略上的坚定与服务上的差异,才是新兴航空公司获得持续发展的真理。2004年起新兴的客运航空公司,今天仍然独立存在的奥凯航空、春秋航空与吉祥航空,无一不是走出了一条“非同寻常”的发展之路。 |